yh533388银河,yh86银河国际,银河国际官网
中山街道党工委: “三链”联动 让流动党员“流入”更“融入”
【信息时间:2025-04-27阅读次数: 】
【我要打印】
【关闭】
加强流动党员管理,是党在新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,是确保党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环节。近年来,中山街道党工委从排摸纳管、教育管理、作用发挥等三方面入手,通过延伸“管理链”、强化“教育链”、激活“引擎链”的“三链”工作法,进一步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,让流动党员“流入”更“融入”。
延伸“管理链”,织密流动党员“信息网”
为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,按照“摸清底数、全面覆盖、动态更新”的原则,中山街道党工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精准掌握流动党员动态,确保管理全覆盖、信息全掌握。线上精准纳管,动态更新信息。线上,依托智慧党建平台,安排专人负责流动党员对接工作,第一时间联系核实信息,确保线上精准纳管。同时,在网格主阵地安排专职党务工作者实时掌握网格内流动党员动态,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。线下拉网摸排,织密管理网络。线下通过“微信找、入户查、电话访”等方式,开展拉网式摸排,对拟流入党员进行初步摸底。同时,在各级党群阵地设置“党员报到”专区,公示报到流程和联系电话,方便流动党员了解报到流程。细化管理机制,实现精准服务。为进一步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,第一时间下发《中山街道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示》,实现“专人专管”“一人一档”动态管理。对符合条件的流动党员及时纳管,精准掌握党员基本情况、从事职业、流出地址、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,确保管理精细化、服务精准化。
强化“教育链”,筑牢流动党员“阵地网”
坚持“党组织关系一方隶属、参加多重组织生活”原则,通过多元化平台和灵活形式,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,确保流动党员思想“不滑坡”、学习“不掉队”、行动“不松劲”。强化阵地供给,丰富学习教育内容。整合党员教育课程、师资、阵地“三张清单”,推出党性教育月课堂、党员轮训周课堂、主题党日套餐及电影党课等特色项目,为流动党员提供多样化学习平台,确保教育全覆盖、思想常更新。拓展教育形式,破解学习开展难问题。针对流动党员时间不固定的特点,线上通过微信群、学习强国等平台实时推送主题教育、理论知识等资料包;线下采取送学上门、帮扶结对等方式,以碎片化学习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,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将主题微党课送进楼宇、园区、企业,确保流动党员学习“不掉队”。因类施教,增强教育实效性。根据流动党员不同特点,充分利用“同上一堂党课”“党员轮训”“读书班”等载体,因人制宜、因类施教制定学习方案,精准满足流动党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。如邀请3位流动党员加入“读书班”,学原文、读原著、悟原理,分享、交流学习成果,让流动党员学有所得、学有所悟,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确保流动党员在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。
激活“引擎链”,提升流动党员“凝聚力”
为进一步提升流动党员凝聚力,积极搭建流动党员服务平台,提供场地保障、学习便利、便民服务等全方位支持,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修养、组织观念和归属感。问需求、强服务,解决实际需求。网格工作力量通过电话沟通、上门走访等方式,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工作、生活、学习、思想及家庭状况。在重要节点开展爱心慰问,为高龄流动党员送上慰问品,为在职流动党员提供劳动保障、住房就医、法律咨询等帮扶,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,传递组织温暖。亮身份、践承诺,激发党员活力。鼓励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,根据就业类型、年龄区间、专业特长等分类施策,邀请流动党员加入党员志愿服务队,引导其公开承诺践诺、主动担当作为。如淡家浜居民区党支部将流动党员纳入社区网格管理骨干队伍,鼓励流动党员通过担任党员“第二楼组长”、参与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等,以实际行动履行承诺践诺、擦亮党员底色。送关怀、重帮扶,感受组织温暖。通过“微心愿”“春节暖心帮扶”“重大节日主题活动”等常态化关怀和精准帮扶活动,及时了解流动党员所思、所想、所盼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,让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支持,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