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信息时间:2018-09-04阅读次数: 】
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上海市yh533388银河区文诚路805号,服务面积36平方公里,服务常住人口12万。中心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,建筑面积3280平方米,绿化率46%,拥有适宜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彩色B超、X光摄片机,全自动血液生化仪、远程心电工作站等各类先进设备。
“中心”现有职工62人,全科医生16名,卫技人员占全院职工87%,中高级占医技人员52%。中心未设病房,只设全科单人诊室、中医针灸伤骨科诊疗和预防保健门诊,下设五个卫生服务站、19个医疗咨询点,组建了五支社区卫生服务团队,主要承担方松街道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,突出中西医并重、主动服务、上门服务。
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卫生综合改革,开展本市市民社区就诊和定向转诊普通门(急)诊诊查费减免工作,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、拆零小包装,药品通过网上采购平台集中采购配送,辅助检查互认、合作医疗区级统筹实时结算等,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、有效、方便、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。
一、中医特色
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,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成了“中医堂”,把古典文化、传统与现代诊疗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,以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。从治未病工作入手,四诊合参诊断系统结合中药养生、食疗、运动疗法、冬病夏治,把中医元素有效地融入了预防工作,而中药、针灸、推拿、拔火罐、穴位注射等中医适宜技术以其简、便、验、廉、宜深受居民欢迎。
1、人才培养。为打造中医特色品牌,“中心”引进了资深的中医人才,同时选送优秀青年中医师先后到上级医院进修、学习,聚集人才力量。目前有中医师8名。
2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。内科、妇科、小儿科的中药治疗,针灸、推拿、拔罐、敷贴、药熏、穴位注射、电针、牵引、理疗等十余种中医适宜技术,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结合,为中医堂内营造了浓郁的中医氛围。
3、治未病工作。开展中医离子导入敷贴对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的冬病夏治工作。对部分慢性病人制定了中医防治一体化菜单,把酸味饮茶方应用到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的防治中;而产后随访中中医在饮食起居、养身调摄方面有独到之处。邀请名中医举办了“膏方节”,把数字化中医四诊合参诊断仪用于治未病工作中。
4、名中医工作室。从名医进社区入手,设置了名中医工作室,使中医运用牵引、电针、理疗等综合方法对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、面瘫等专病治疗形成特色。
5、标准化建设。2008年通过了首批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达标建设单位评估验收。
二、健康管理
作为健康守门人,基本医疗和预防工作是主要的工作内涵,而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是工作的原则。
(一)、基本医疗
“中心”有效地做到了社区首诊和合理转诊。全科门诊均安排全科主治医师和高年资全科医生坐诊,以常见病、多发病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诊疗为主,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,以及疾病的监测,同时中心与卫生站实行了联网,把医生工作站和检验系统延伸到了卫生站,实现了信息互通,而且每个医生工作站都安装了健康档案软件,以便有效地进行健康管理。同时通过全科午间门诊、夜间门诊等延时服务和错时服务来方便居民。
(二)、公共卫生服务
“中心”把慢性病、传染病的防治,妇女儿童保健、预防出生缺陷,提高人口素质,降低孕产妇、婴幼儿出生死亡率作为工作的重点。
1、慢性病管理。目前“中心”用上门随访、群组看病等形式管理了3000多名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。使他们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治疗控制好慢性病。
2、计划免疫。免疫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。“中心”创建了富有童趣、标准化的预防接种门诊:按预检、登记、预约、接种、观察,宣教的操作流程进行合理布局,每天接种150人次左右。
3、妇幼保健。方松街道人口的特点是孕产妇、小儿多, 0—6岁儿童有1万多名,我们对儿保门诊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温馨化建设,开展孕产妇保健、产后访视、0-6岁儿童保健、预防出生缺陷等工作。